03: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21年10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养生态鱼 走增收路
——纳雍县阳长镇生态鱼养殖户陈春创业小记
□ 本报记者 李 飞

  在纳雍县阳长镇,提起海子坝区,可谓是无人不晓。坝子的四周被层峦叠嶂的青山包裹,一条清澈的小河蜿蜒穿过群山,构成了一幅美丽的青山绿水图。这里地势平坦、山水相融、风景秀丽,当地有好几个村民利用这块“风水宝地”搞起了养鱼,陈春便是其中一位。

  陈春的鱼塘位于坝子的中间,河水恰好流经鱼塘旁,发展养鱼优势明显。鱼塘大概占地11亩,于今年3月建成后便投入鱼苗开始养殖,总投资10万余元。

  鱼塘里,一条条肥硕健壮的乌鱼在水中悠闲地觅食,偶尔也会露出水面翻腾。除了养殖乌鱼外,陈春告诉记者,他还养有一种鱼叫“稻花鱼”,这种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富含高蛋白质,营养价值高。“‘稻花鱼’不是鱼的一个品种,而是生长在水稻田里的鱼类统称,一般投放的是鲫鱼、鲤鱼和草鱼等,因为是在水稻田里生长,因此叫稻花鱼。”

  “鱼吃着水稻里的杂草、虫子以及稻花等,排出的粪便又成了肥料,增加了水稻的营养,如此两者循环互补,生态又自然,是名副其实的无公害天然绿色食品。”陈春说,稻花鱼生长的速度比较慢,半年时间才长到三两至半斤,但这并不影响它的口味,吃起来肉嫩汤鲜,令人回味无穷。

  “养鱼就是想过上更好的日子,我自小在当地长大,选择养鱼是因为这里平坦开阔,又不缺水,自然条件很适合。另外,也是出于兴趣和对市场的看好。”谈起养鱼初衷,陈春说,他家以前属于精准扶贫户,受惠于国家的好政策,从环境恶劣的山上搬迁至纳雍县城里,如今政府帮他脱了贫,但他觉得人贵在自立,靠着东拼西凑的钱发展起了养鱼产业。

  瞅准了行业,就要付诸行动。为了学习养鱼技术,陈春可没少费心思,他从网上找相关资料研究,添加了水产养殖的微信群与全国各地的“鱼友”交流,并不时向当地养殖专家请教……经过一年多的学习,“门外汉”的他俨然已经掌握了大部分技术,就等着找个好地儿施展拳脚。

  在自己的努力和当地政府的帮助下,鱼塘很快就办了起来,紧接着投放了乌鱼5000尾、稻花鱼3.1万尾。

  “在办鱼塘的过程中,镇政府给了我很多的帮助,镇领导经常前来询问需要解决哪些困难。挖鱼塘、办贷款、联系技术人员指导等方面,都有政府帮扶的身影和功劳。”陈春坦言,在创业的过程中,自己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话语间充满了感激之情。

  凭借着踏实肯干和讲诚信的品质,如今,陈春的鱼塘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许多当地人有空都会前来垂钓或者买鱼。如今,生意步入正轨,其妻子也从县城赶来帮忙。

  “目前,这些鱼主要销往纳雍和六盘水等地,经济回报还不错,下一步,我想在明年继续扩大规模,争取达到20亩。同时,还要发展好休闲垂钓,让卖鱼和垂钓齐头并进,最终把‘稻花鱼’打造成当地响亮的品牌,为乡村振兴助力。”陈春自信满满地说。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理论与实践
   第05版:毕节扫描
   第06版:专题
   第07版:视觉·广告
   第08版:广告
要闻
围绕“四新”主攻“四化”
“淘”了土陶 “赢”了樱桃
全面启动网点服务 “升温”工程
助力不动产跨省查询
养生态鱼 走增收路
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干部培训班圆满收官
一朵小蘑菇 撑开“致富伞”
2021年全市离退休党务工作者培训班召开
毕节日报要闻03养生态鱼 走增收路 2021-10-22 2 2021年10月2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