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掩映,小桥流水;茶园泛绿,山庄飘香……这样的画面不仅存在诗文中,也是毕节山村的一种日常。
说走就走,到黔西市化屋村泛舟乌江源百里画廊,尽情感受青山绿水的厚重胸怀,将你紧紧相拥;
说走就走,到纳雍县厍东关乡陶营村采摘樱桃,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玛瑙红樱桃甜进你的心田,浸润四月记忆;
说走就走,约上三五好友到百里杜鹃“安营扎寨”,深度体验户外的惬意欢快。
当下,近郊出行成为毕节人亲子出游、朋友聚会、周末解压的不二选择。当然,这得益于全市乡村旅游的发展,毕节的农村因乡村旅游而发生巨变,村容村貌变了,村民的生活和观念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与此同时,乡村旅游也正赋予乡村振兴巨大动能。
文化赋能乡村旅游
四月的毕节,碧水潺潺,生机盎然。这自然写就的苍翠,让身处山水之间的一个个美丽村庄格外灵动,藏着久违的乡音、乡土、乡情以及古朴的生活。
为了给游客打造好“诗和远方”的目的地,近年来,毕节市文旅部门立足优势资源,通过整合项目资金、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丰富乡村旅游产品和业态,创建乡村旅游品牌等有力措施,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毕节市乡村旅游服务水平提升实施方案》《毕节市民宿建设工作方案》等乡村旅游改革发展文件,推动全市乡村旅游提质升级,培育打造了一批乡村旅游景区景点。
2021年12月30日,黔西市新仁至化屋旅游公路顺利通过交工验收。通车后,节假日旅游高峰期前往化屋村交通拥堵的情况得到了大大缓解,同时也为群众出行和发展提供了便利,为当地乡村旅游、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从新仁乡收费站驶出,沿着新建成的旅游公路一路畅行,不一会儿,素有“山似三峡而水胜三峡,水似漓江而山胜漓江”美誉的化屋村就进入了视野,10多分钟后就到了化屋村观景台。伴随着旅游公路建设的“加速度”,化屋村的旅游业也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去年共接待游客65万人次,拉动全村实现跨越发展。
文化是旅游的核心,只有蕴含丰厚文化底蕴的旅游产品才具有持久的活力和永恒的生命力。在化屋村苗绣车间,陈列着制作精细的苗族服饰,让人驻足欣赏。负责人杨文丽介绍,她将苗绣与时尚元素相结合,开发了衬衫、腰包、围巾、饰品等在内的几十种旅游产品,带领村里的60多名妇女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收,多的每月能拿到4000多元钱。
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苗绣产业,杨文丽将制作车间搬到黔西市的岔白工业园区,化屋村苗绣车间作为产品展示和体验馆。
这只是毕节坚持文化赋能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毕节市盘活现有文化设施,推动全市3648个村级文化服务中心提档升级,为保护和传承好乡村文化资源创造有利条件,加强对传统乡村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将砂陶制作工艺、漆器工艺、刺绣等融入现代元素,打造既传统又时尚的旅游商品,推动旅游商品品牌化。
旅游带来新气象
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乡村旅游根植于乡村,与农业生产、农村生态、农民生活天然有缘,它的发展,生动诠释了毕节新农村“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内涵。
“走,周末去我老家摘樱桃去,到时候再配上地道的纳雍烙锅,简直不要太完美。”4月中旬,家住七星关区和谐家园的熊女士向朋友们发出邀请。
4月以来,素有“玛瑙红樱桃之乡”美誉的纳雍县厍东关乡陶营村当属毕节最热闹的乡村之一。“玛瑙红”樱桃迎来采摘期,在总溪河畔,农民“线上线下”忙着采果卖果,不少游客前来体验采摘尝鲜,汽车、货车来往穿梭在公路间……
这段时间,47岁的村民杨虎虎和妻子在自家樱桃园忙里忙外。夫妻二人一会儿招待前来采摘的游客,一会儿用手机接下订单,不时将刚摘的樱桃送到乡村物流点,用冰盒打包将其送出。
近年来,纳雍县着力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消费扶贫,助推脱贫攻坚,打造纳雍总溪河旅游景区维新厍东关先导区,并加大投资建成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特色商品交易中心、文化广场、旅游观光采摘步道、景区交通路网、观景台、移动式冷库、气象观测站等基础设施。
得益于基础设施的改善,陶营村樱桃产业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采摘体验,这也使得当地农家乐等消费行业也兴旺起来,形成“以农筑巢、以旅兴业”的融合业态模式。
在毕节,因一个产业带动一个村乡村旅游发展的,陶营村并非个例。在七星关区响水乡青山村 ,2017年发展了1800亩玫瑰花产业,每逢夏季,玫瑰花盛开之时,花香弥漫,将青山村变成花的海洋。村里依靠玫瑰花产业,打造彝族风情农家乐5家、民宿5家,床位有170余个,年接待游客最多超过10万人次,青山村从“穷旮旯”变身“网红旅游村”,当地村民年收入从2017年的8000元增至2021年的1.2万元左右。
为充分发挥旅游业带动性强,辐射面广的特点,毕节以带动农户受益增收为目标,不断延长乡村旅游价值链,加快农特产品向旅游商品转化。依托第十四届全省旅发大会,成功举办了全省首届文旅农商产品展销会,省内外200余家文旅农商企业参展,现场签约金额达1.2亿元,有力促进黄粑、漆器、茶叶等10余类农特产品向旅游商品转化。
走出一条“红”“绿”相融的路子
4月的黔西市丘林村,山清水秀、吸引了不少游客领略乡村美景,感受风土人情。“旅游旺季时,我们一天要接待四五百人,收入很可观。”农家乐老板顾荣红忙得不亦乐乎。
在丘林村,如今已经聚集了10多家农家乐。趁着乡村旅游的火热势头,越来越多的丘林村人返乡,在家门口吃上了香喷喷的“旅游饭”。
而这,都得益于丘林村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绿色生态旅游开发利用相结合。
这,仅仅是毕节抓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行动,打造精品唤醒红色资源的一个试点。毕节市按照“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原则,以创建A级旅游景区、打造旅游精品线路等为主要措施,推进乡村旅游与民族文化、红色文化深度融合——
大关盐号景区等一批精品景区已成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毕节段亮丽名片;
中央红军长征路线和红二、红六军团长征路线入选“全省红色旅游10条精品线路”;
大关红军抢占鸭池河天险步道、红九军团梯子岩战斗遗址入选“全省10条最美红军线路”;
纳雍县枪杆岩村、黔西市丘林村入选“全省首批10个最美红军村落”。
披戴着昔日荣光,这些村落承载乡村振兴光荣使命,以红色文化为引领、红色产业为主导、红色村庄为载体,打造集红色教育、乡村度假、产业发展为一体的特色田园红色村庄,走出了一条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