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毕节故事
     
本版列表新闻
     
2021年11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故乡青龙山
□ 王炳学

  故乡在百里杜鹃风景区附近的农村,老家背后是青龙山。这座山虽然高不过百米,却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山民。

  犹记得曾经有三年,自然灾害较多,我们生产队的粮食连年歉收,一开始公社按每人每天0.5斤拨给生产队食堂。后来,粮食出现极度短缺,即便是全劳动力每天也只有0.25斤的供应定量。0.25斤,不要说对每天下地干活的大人是杯水车薪,就算是像我这样七八岁的小孩也难以充饥饱腹。

  一天中午,离食堂开饭还有两个多小时,我的肚子已经饿得咕咕直叫,望着紧闭的食堂大门,一种生存的本能促使我一步三歇地向屋后山上走去。在一棵火棘树下,我一阵狼吞虎咽,把树上红色的果子摘了个尽。等到食堂开饭时,我三下五除二就把少得可怜的半碗稀汤喝进肚内。正准备回家时,听见生产队长大声地说,从明天起,每天抽4个全劳动力进青龙山采摘野菜、野果补贴伙食,并规定要采摘到一定的数量才能记全劳动力工分。

  青龙山似乎也通人性,春天“发放”香椿芽、蕨苔、竹笋、折耳根等,夏天则有蒲公英、水芹菜等,秋天就有杨梅、刺梨、猕猴桃、八月瓜等,冬天还有蕨根等。这些带着乡土气息、依时而生的“山货”,被洗净切细煮熟做成“混合饭”后,由队长亲自掌勺分给大家。

  就这样,我们在青龙山的馈赠下度过了那些艰难的日子。后来,大家虽然解决了吃饭的问题,但都是粗粮多于细粮的“瓜菜代”,山村仍很穷。所以,居家过日子的用品用具都是自备。这时,青龙山成了人们度过缺钱岁月的“材料库”。小到撮箕、扫把、捅火棍,大到箱、柜、床,都得进山寻找原材料。记得我家翻盖房子时,茅草是在山上割的,压草的木柴是在山里捡的,捆扎茅草的藤子也是在山上找的。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政策好了,青龙山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山上郁郁葱葱,漫山遍野的翠绿把整个山峦装点得犹如画卷一般。山民们依托大山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得天独厚的地质土壤,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下种植名贵中药材天麻。

  山下,清澈丰沛的溪水成了游客的聚集地。前几年,在政府的帮助下,凭借青龙山天然“大空调”、天然“大氧吧”和纯天然的绿色食品优势,山寨开起了许多农家乐,吸引了很多来自湖南、四川、重庆等地的游客前来避暑。

  如今的青龙山,春天一到,大朵大朵的杜鹃花竞相争艳,红、黄、白、紫相配得当,高、低、远、近错落适宜,逼着游客向山顶爬去。于是,登坡弯腰、跨沟甩手的“减肥运动”就在这游玩中完成。累了,席地而坐,既凉爽又幽静;渴了,喝口山泉水,直喊“爽歪歪”。倘若是仲夏,那酸甜的橘柑梅、纯酸的胭脂梅、溜圆的疙瘩梅,任游客选择。

  人对山有情,山给人回报。过去“天不亮下地,月亮起收工”,一门心思为生活发愁的山民,如今当了导游,成了老板。腰包日渐鼓胀的山民,彻底信服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论断。而原本生疏的名词——生态,被他们视为“致富码”,走到哪“揣”到哪,走到哪“刷”到哪。高兴时,还会把“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和“一座座青山紧相连”的歌儿唱起来。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广告
   第04版:毕节故事
04
常近时教授与毕节试验区
故乡青龙山
我玩“刀刻纸质印版”的年代
“毕节故事”向您征稿
毕节日报毕节故事04故乡青龙山 2021-11-25 2 2021年11月2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