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专题
     
本版列表新闻
     
2021年11月0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旅融合助推脱贫攻坚 广电加持奔向乡村振兴
□ 本报记者 彭 静
百里杜鹃花海(张华顺 摄)
韭菜坪赏景(王纯亮 摄)
化屋欢歌(陈 曦 摄)
黔西市新仁乡化屋村精品民宿(史开心 摄)

  四月,春和景明,杜鹃花尽情绽放,百里杜鹃景区车水马龙,人潮涌动;仲夏,天气炎热,高铁载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来到清凉舒爽的织金洞、九洞天、彝山花谷等景区纳凉避暑;金秋既至,桂子飘香,在乌江源百里画廊的化屋村,苗家的敬酒歌歌声悠扬,在风光旖旎的山水间久久回荡;十月天高云淡,北雁南飞,“送文化下乡百场演艺工程”的演职人员奔波在全市各县(市、区),为当地群众送去丰盛的“文化大餐”……

  坚定不移贯彻中央、省、市关于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总体部署和工作要求,将发展旅游业作为决战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兼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努力为全市坚决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产业支撑、底蕴支持和基础设施助力……在脱贫攻坚这场伟大战役中,毕节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以下简称“市文广旅局”)凝心聚力,砥砺奋进,为全市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贡献了强劲的力量。

  如今,走进各个景区,走进每个乡镇,总有一幅幅旅游产业化发展、地方文化传承、群众喜笑颜开在家门口就能增收致富的美好画卷展示在眼前——这是脱贫攻坚的丰硕成果在全域旅游发展中的生动展示,是全市文体广电旅游系统团结奋进的优秀榜单!

  “旅”字当头,多措并举筑牢脱贫基础

  黔西市新仁乡化屋村的赵群是该村“化屋苗韵歌舞队”的主心骨,今年国庆期间,赵群和歌舞队的兄弟姐妹们每天都义务为游客表演苗族歌舞。赵群介绍,以前村子交通不畅,“想发展都没得出路”,寨子里的年轻人大多都出去务工。“现在好了,家家都吃上了‘旅游饭’,歌舞队的兄弟姐妹们好多家都开了农家乐或者民宿,不仅收入高了,业余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了。村里在外的年轻人也都回来了,做讲解员、导游、司机……只要勤劳好学,在家门口就能赚钱!”

  化屋村乘着旅游发展东风赢得的可喜变化,是毕节市旅游发展带动周边群众脱贫致富的一个缩影。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市文广旅局结合全市旅游工作实际,采取对外积极宣传沟通、对内指导苦练“内功”的方式,引领全市旅游业向好发展。

  一场场旅游推介活动在全国各地举行,一次次招商引资洽谈成功举办,一份份旅游行业相关标准落地执行……如今的毕节,景区建设成效显著:百里杜鹃、织金洞、韭菜坪等老牌景区不断提质升级;平远古镇、九洞天等一批重量级新景区陆续投入市场;康养旅游、度假旅游等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初步构建了全域发展的供给格局。景区配套服务能力提升明显:百里杜鹃、织金洞、九洞天、阿西里西大草原、油杉河等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完成;各景区景点游客停车场、景区内部交通路网持续完善;星级酒店、精品客栈、精品民宿、农家乐(农家客栈)也在市文广旅局的指导下提质升级,为八方游客提供了更好更优质的服务。

  同时,本地旅游品牌的创建也取得了新突破:百里杜鹃成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织金洞通过国家5A级景区景观质量评审;全市新增10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30个国家3A旅游景区;新增百里杜鹃花都、彝山花谷2个省级旅游度假区。百里杜鹃景区被认定为省级文化旅游服务产业集聚区,七星关区同心文化旅游景区被评定为省级文旅消费集聚区。

  据统计,目前,全市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百里杜鹃;国家4A级旅游景区11家(织金洞、慕俄格古城、韭菜坪、拱拢坪森林公园、奢香古镇、中果河、九洞天、油杉河、金海湖旅游区、百里杜鹃跳花坡、纳雍总溪河);国家3A级旅游景区33家。

  百里杜鹃景区是毕节市的龙头景区之一,但景区“淡旺季明显”,花期之后大量基础设施被闲置,投入产出比例不协调。为破解资源季节性难题,2017年,依托“两气”资源优势,毕节市开始大力推动避暑旅游,2018年推出“炎炎夏日哪里去?花海毕节好避暑”品牌并组织对外推介。自此,百里杜鹃避暑旅游出现井喷式增长,住宿单位从195家增长到287家,同比增长14%;床位从2941张增长到6671张,同比增长226%。截至今年7月,百里杜鹃住宿单位556家,床位11500余张,年均增长分别达到了30%和42%。如今,百里杜鹃已经从单一的观光型景区转变为观光避暑度假复合型景区,逐步成为避暑度假旅游目的地。

  截至2020年12月,全市已评定标准级以上乡村旅游村寨、客栈及三星级以上乡村旅游经营户(农家乐)287家。其中甲级旅游村寨19个、精品级乡村旅游客栈6个。大方木寨村、织金屯上村、金海湖青山村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列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黔西化屋村、纳雍陶营村等20个村寨入选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目前,全市旅游商品企业已上升到152家,全市旅游客运车队已达12家,各类住宿经营单位3000余家,客房8.6万间、床位13.4万张。

  截至2020年12月,毕节市实施旅游扶贫九项工程累计带动近1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受益增收,全市乡村旅游提档升级效果凸显。据统计,“十三五”期间,全市接待游客、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达到30%以上。

  从基础设施到人居环境,从人力资源开发到传统文化传承,旅游业发展还直接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进步。

  纳雍县厍东关乡原是毕节市贫困乡镇之一,近年来,该乡不断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种植樱桃面积达1.5万余亩,并通过种植樱桃发展旅游业。目前,该乡已形成了樱桃花观赏、鲜果采摘、农事体验的精品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直接带动当地群众受益增收。2020年,厍东关乡总溪河旅游区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也成为毕节市农旅融合、景区带动、项目建设、标准实施等旅游业助力脱贫攻坚工程综合效应示范点。威宁自治县板底乡雄英村曾是该县贫困村之一,利用雄英村高海拔、低纬度、日照充分、平坦开阔的高原气候优势,板底乡精心打造了万亩荞花(籽)基地,通过将农户联合进行荞麦成片种植,发展观花赏景、农产品售卖以及荞籽深加工,打造出一系列荞产品旅游商品,创新开发了荞麦从种植、收割到售卖一系列旅游新产品,当地人均年收入增收明显,闯出了一条发展旅游助推脱贫新模式。七星关区砂锅寨村原是省级一类贫困村,该村依托“砂锅文化”、自然资源等优势,以发展乡村旅游为突破口,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发挥城郊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形成了农民、村集体双增收的产业化效应,实现了“产业结构从传统种养殖业向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群众生活从贫穷到小康、村容村貌从脏乱差向整洁有序、群众观念从信访不信法向民主和谐”四个转变。

  文化携手,“志”“智”兼顾厚植脱贫底蕴

  每天吃过晚饭,金沙县高坪镇金凤苗寨广场上的音乐便响了起来,三十来个苗家妇女跟在王云菊身后,跳起欢快的舞蹈。

  王云菊从小能歌善舞,尤其擅长苗家歌舞。2017年,村里把王云菊聘为村文化管理员,负责管理村图书室等文化设施,组织乡亲们开展文化活动,每个月补贴她800元,让兴趣爱好找到舞台的王云菊把金凤苗寨的文化活动搞得有声有色,组建了村文艺宣传队,带领乡亲们排练节目。“附近乡镇搞活动经常请我们文艺宣传队去表演呢。”王云菊自豪地说。

  曾经,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欠缺,群众个人素质、文化素养不高以及业余文化生活匮乏是基层群众生活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面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场地不足、产品稀少、人员配置不够的问题,市文广旅局积极引导申请,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建设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共新建文化馆2个、图书馆2个、乡镇文化站34个,整合建设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383个,将农家书屋图书纳入全市图书馆总分馆统一检索借阅平台,目前全市图书馆总藏书量近592万册。

  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市文广旅局坚持文化生态与自然生态融合发展理念,打造出“索玛花开”“大梦织金”“坪上花开”等一批留得住乡愁、接地气的文化产品。还打造了乌蒙文化艺术节(周)、“我的中国梦·文化惠民进万家”等12个市级文化品牌,实施“四送七进”文化惠民行动,累计完成演出500余场,惠及群众达100余万人。彝族古剧《撮泰吉》、电影《文朝荣》在央视平台播出,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截至日前,已形成市级文化品牌服务项目12个,县区文化品牌服务项目31个,乡村特色文化活动品牌266个。

  此外,市文广旅局采取村级文化阵地专人管理,文化岗位扶贫的管理办法,优先从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每村招募一名文化管理员,每月给予相应财政补助,帮助群众脱贫的同时鼓励群众用文化发展自己。王云菊便是全市3648名村级文化管理员中的一名,他们活跃在基层一线,带领组建文艺团队,让基层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通过数字化联通、总分馆贯通、问需式沟通等方式,自2015年至2020年,市文广旅局策划实施文艺演出、电影展播、图书借阅、文化展览,每年活动1.2万余场,服务群众320余万人。

  在黔西市大关镇七里村的图书室里,干净整洁的书架上放着各种关于养殖和防疫技术的书籍,村里的养殖大户简成忠一大早就来到图书室翻阅书籍,上网查阅相关养鸡技术要领。在毕节,遍布城乡的图书馆、图书室已经成了群众学习的好去处。这是自2016年启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以来,毕节市不断夯实文化基础设施,让群众充分享受文化发展的红利。

  为满足像简成忠一样的对专业知识有需求的群众,市文广旅局统筹安排,全市3935个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并开展图书流动服务,打造基层“知识库”。同时,市县两级文化馆、图书馆还配备流动服务车,有计划地开展流动演出、流动图书借阅、摄影大篷车流动展览等服务。此外,市文广旅局还重点开展了深度贫困县非遗传承人培训,充分利用广州市对口帮扶毕节的政策优势,在广州职业技术学院开办学制3年的“广州-毕节非遗广彩班”,利用高校平台将非遗文化传承下去。同时开展传统手工艺传承人、文化创意人才、经营人才培训,培育“公共文化领头羊”,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有付出就有收获。2019年2月,毕节市被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命名为“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文化产业发展不仅为脱贫攻坚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持和文化辅助,还充分挖掘、保护了本土文化资源,为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打下可持续发展基础。

  截至目前,毕节市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项,省级65项,市级60项,县级332项。建立了省级非遗示范扶贫工坊29个、市级3个。此外,毕节市完成了155个绿色村庄建设,在积极对古村落和民族村寨进行抢救性保护的同时,全市55个少数民族村寨和百里杜鹃普底乡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廊带建设试点被列入全省重点打造名录,织金县龙场镇阳光村营上古寨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广电”并进,完善设施拓展脱贫成效

  “好消息,好消息,免费到社区服务中心领取机顶盒用网络、看电视、打电话……”一辆携带扩音器的皮卡车在威宁易地扶贫安置小区内来回穿梭。“以前在老家想看威宁台,但是接收不到。现在好了,不仅能看威宁台,还能用手机连接网络,对我们来说真是一件好事。”家住安置小区的马敏队高兴地说。

  同样,在七星关柏杨林、赫章金银山等易地扶贫安置点,这样的场景也在上演着,这是广电网络在助力脱贫攻坚中发挥作用的一个缩影。为让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能更好地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筑牢文化生活之基,补足精神文化之钙,市广电网络公司汇良策、集良方,多措并举全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有线数字电视网建设,为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6年,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毕节市全面实施多彩贵州“广电云”“村村通”工程建设,当年完成通村光缆干线建设12571公里,连通不通广电光缆的3061个行政村,实现多彩贵州“广电云”信号行政村全覆盖。

  2017年以来,全市持续推进广电光纤向村向组延伸,全市广电光纤里程达7万余千米,累计新增多彩贵州“广电云”用户64万余户、广电光纤宽带用户35万余户,解决了边远山区群众看电视听广播上网难的问题。通过市、县两级政府和网络公司共同补贴,全市近20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免费安装有线电视机顶盒,享受到与城区同等质量有线电视收视服务。同期,全市新建乡镇广播影视综合服务站150个,极大地缩短了服务半径,为老百姓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安装、维修等服务,为实现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2020年初,市广电网络公司出资57万元,购买280台电视机,无偿捐赠给偏远学校和部分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家庭,为他们免费安装有线电视,并开通了“阳光校园·空中黔课”栏目,解决了部分学生家庭无法收看电视等实际困难。同期,开通了七星关区长春堡镇20个行政村、小吉场镇及水箐镇37个行政村远程医疗问诊平台。通过运用远程医疗问诊这种方式,让基层医护人员脚不出门就能培训,让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够看病治病,减少人员聚集,加强信息传递,让培训和诊疗更加高效便捷,有效助力基层乡镇卫生机构深入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与此同时,市文广旅局积极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广播电视配套设施建设,全市135个易地扶贫安置区实现“广电云”信号全覆盖。此外,我市争取到中央资金1369万元,完成了纳雍、威宁、赫章等3个县应急广播系统建设工作,完成815个行政村“百县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广播器材配置工程。

  “在全省旅游产业化蓬勃发展的今天,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然响遍乌蒙大地。我们有底气相信,全市文化广电旅游产业一定会更上一层楼,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说。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公益
   第04版:广告
   第05版:专题
   第06版:专题
   第07版:专题
   第08版:公益·广告
05
文旅融合助推脱贫攻坚 广电加持奔向乡村振兴
毕节日报专题05文旅融合助推脱贫攻坚 广电加持奔向乡村振兴 2021-11-05 2 2021年11月0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