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品鉴·广告
     
本版列表新闻
~~~
~~~
别推荐~~~
~~~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 《2021年农家书屋增补书目》
~~~——读《2020年度贵州全面深化改革优秀案例汇编》有感
~~~
~~~
香闲情~~~
~~~
~~~—— 读报告文学《绝地突围》
~~~
有所思~~~
~~~——读廖毅散文集《一路上都是故事》
~~~
     
2021年09月0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文字勾勒脱贫事业画卷
—— 读报告文学《绝地突围》
□ 李东升

    引起强烈反响的报告文学,基本都是反映波澜壮阔的重大事件或弘扬主旋律的作品,近读毕节青年作家郭勇的长篇报告文学《绝地突围》,就是这样一部热切关注现实的“宏大叙事”。

  《绝地突围》独特之处,在于将目光投向黔西北,聚焦大方县,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勾勒大方县脱贫事业创新发展的方略图。大方的脱贫,是毕节市整个场面的缩写,是毕节战斗里程的折射。

  《绝地突围》将历史的纵深感和现实的厚重感水乳交融,视野开阔,思接千载,呈现出厚重大气的格局和豪迈的气象。在选材上,《绝地突围》抓住了典型性。其中不但有典型的人物、事件、问题、现象等,而且注重集中反映时代精神、社会风貌和生活本质。从时间铺开叙事,以历届县委在整个脱贫攻坚变革中的一系列决策为主线,全面书写了大方完整的决战贫困历程。

  《绝地突围》由重点而代表普通,由热点和焦点反映全貌。让读者从中触摸得到大方县的巨变,感受得到这场变迁的背景与前景,人物与事件。大方县脱贫攻坚的快速推进,作者以报告文学这一紧贴现实的文学形式,依托这场伟大战役的支撑,从《箐口之变》到《绝地突围》,紧扣历史巨变主题,让人感觉作者创作步伐,不断地迈向成熟。

  细思报告文学的创作要求,就是报告文学采访较之一般新闻采访要细、要深。报告文学采访的时间、过程较长,谋篇布局精致,抒情恰当而画龙点睛。可以说报告文学采访,也是心灵的采访。用心灵的采访,源自对家乡的热爱,也源自对脱贫攻坚战这场世纪之战的激情关注。

  作者这样告诉我们:为写好《绝地突围》,我不得不再次走进生活、亲吻大地。因为只有俯下身去亲吻大地,大地才会回赠我们广阔的胸怀和世界。

  可以想象,当作者观望到“云龙山其脉自凤山蜿蜒而来,至此而巍峨崛起,磅礴雄杰。松杉流翠,林木参天”的自然景象时,心中所沸腾的,一定是在脱贫攻坚战中涌现的英雄人物和典型事迹,一定是大方山变得苍翠,水变得清澈,人变得富裕,乡村变得美丽……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文学作者,歌颂新时代,一腔热血肯定在撞击着作者的心胸,这无疑是激励作者创作的巨大动力。

  在文章的穿插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那份辛勤的形象,“行笔至此,回头发现夜已经很深了。突然感觉今夜有些异常的闷热,我把窗户打开,门口水塘里的蛙鸣依然此起彼伏。我喝了几口茶,拿起手中的资料,一行行字体宛如滚烫的汗水,似乎体验到了他们那种艰辛与拼搏的历程。”

  不难看出,月斜星稀,夜至凌晨,一个年轻人,设身处地思索,想象着脱贫攻坚战场上的拼搏。文军扶贫,也是一种挥汗的参与,有时作者也是在夜以继日地劳动着。这劳动,是在用脑力,用心血,在酝酿,在调集脑海中的知识,将浩大场面,将历史跨度的资料,将许许多多的典型人物,典型的事件和细节,剪裁出,描绘出一幅真实而感人的画卷。这画卷中,经过“穷则思变”,经过“浴火重生”,经过“凤凰涅槃”的大方县,把产业的大厦建设在生态的版图上,把永远的惦念留在如画的乡景里。一面绿色发展的大旗,舞出了韵味十足、美不胜收的现代画卷。

  《绝地突围》在其谋篇结构上,既遵循文体创作原则,又有创新性的突破。这种手法的合理运用,可以使读者进一步理解和认识人物、事件,增强阅读效果,艺术地再现了消除贫困人口的“大方经验”。《绝地突围》成功塑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大方人民艰苦奋斗、百折不回的精神。这种精神坚不可摧,越挫越勇,它将薪火相传,启迪后人,烛照未来。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公益广告
   第05版:毕节人毕节事
   第06版:毕节扫描
   第07版:品鉴·广告
   第08版:视觉·公益广告
品鉴·广告
编辑荐书
《乌蒙见证》
弥足珍贵的改革印记
《我的二本学生》
《小说六讲》
文字里萦绕的 清香与宁静
用文字勾勒脱贫事业画卷
遗失声明
走过风景,留下故事
减资公告
毕节日报品鉴·广告07用文字勾勒脱贫事业画卷 2021-09-03 2 2021年09月03日 星期五